一、物料领取
物料经过加工,然后成为产品的一部分。加工时间虽然长短不同,但都是以物料为对象,离开了物料,加工活动将不存在。加工过程是物料的裁切、变形、组合的过程。这一过程也是物料产生浪费最大的阶段,所以,在这时进行物料控制是最有必要也是最容易见效的。
在现场物料控制中,从物料领用开始,经过使用、加工成产品,对其控制要贯穿于整个过程中。
1.领料
在生产现场管理活动中,物料通常有以下四种申领行为:
(1)生产材料(主料、辅料)申领。
(2)作业工具(设备、仪器、夹具、检具、防护用具)申领。
(3)办公用具(一般事务用、专门事务用)申领。
(4)金钱(购买垫付、出差津贴)申领。
以上几种申领对象的管理者都是间接部门,申领手续都不简单,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。
A生产班组为了领取某种材料,先要填写一张“材料申领表”,呈送到上司处盖章确认,然后送到仓库,并在仓库的“材料管理表”上签名留底,最后才能领到想要的材料。
虽然领用手续不能忽略,但可以简化,具体方法如下所述。
(1)明确领用、批准途径及责任人。如果领用途径不明确,上司也不知道该不该由他(她)批准,能批多少,于是又向更高一级上司请示,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,影响效率。因此,建立领用途径时,要明确以下六点:
①需要申领的对象。
②申领步骤及需要填写的表格。
③不同职务的权限范围,主要是指可审批的对象及数量(金额)。
④审批时限。
⑤领取方法。
⑥申领者及管理责任者的各自数量的管理方法。
(2)正确填写申领表格,报请上司批准。物料领用部门或个人在领用物料时应填写领用表格,填写时务必清楚、明白。批准者只要见到“申领表”手续齐全,就应立即给予办理。“申领表”需要存档一段时期,以便日后确认和平衡数据之用。“申领表”的格式大致如下表所示:
生产管理者对自己管理范围内的物品,必须严格控制,领取时必须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,任何不履行手续的行为都要制止。
2.发料
物料管理部门或仓储单位根据生产计划,将仓库储存的物料直接向生产现场发放,称为发料。
发料时,仓库部门可直接根据“工令单”一次性发料,制造部门应加强用料、损耗及不良的控制。如果制造现场由于某项因素造成损耗、不良高于规定标准,制造部门则必须前往仓库要求补料,否则制造部门的生产任务将无法完成。而损耗的增加引起补料通常需要上级核准或在部门会议上检讨。
某物料管理部门根据生产工令直接给生产部发了100个配件来组装1台设备,但由于现场保管人员工作失误,致使5个配件丢失,物料管理部明确规定组装1台设备的配件损失率为2%,即每组装1台设备允许有2个配件的损失,现在配件损耗超过了3个。配件的短缺影响了设备的正常组装,班长不得不去生产经理处申请补领配件,并在周一的厂务会议上检讨了配件丢失的原因,全班也因此被扣了本月的绩效奖金。
由此看来,生产制造部门必须加强用料、损耗及不良的控制,从而降低生产成本。
(1)发料的条件。一般对于直接需求的物料,需具备如下表所示的两个条件才能发料。
(2)发料的方法。物料的发放方法采用比较多的是先进先出法。先进先出是库存管理的基本原则,即先入库的物料先出库,后入库的物料后出库,先入库的物料先使用,剩下的则是后到的(相对新的);反之,如果先入库的物料不先用,剩下的必是先入库(相对旧的)。举例来说:铸铁或者粉末类物料,剩下部分长时间堆积,或受潮生锈或被虫蛀,都可能致使物料质量下降甚至成废品。
虽然物料发放采用比较多的是先进先出法,但先进先出方法的运用又有不同方式,具体如下表所示。
二、物料退料
生产线上如果发现有与产品规格不符的物料、超发物料、不良物料和呆料,应进行有效控制,进行退料补货,以满足生产的需要。
退料补货往往要涉及几个部门的工作,如货仓部须负责退料的清点与入库,品管部负责退料的品质检验,生产部负责物料退货与补料等,所以有必要制定一份物料退料补货的控制程序。
某合资企业是一家生产光头镜头的企业。该企业生产这类镜头用料比是1.4~1.6,损耗很大。为了改善这一状况,公司领导派物料管理专家深入企业内部,对生产流程进行严格考察后终于发现,物料损耗巨大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方面:第一,对物料损耗缺乏改善的对策;第二,没有及时确认补料损耗数;第三,废品缺乏确认;第四,对补料的时机把握不当。经过物料管理专家的精心指导,该企业建立了一套补料标准数量确认机制、废品确认流程,并且提高了物料管理部门对补料时机的把握能力。这一系列标准措施的出台后,补料流程的改善很快收到成效,截至年中成本核算,该企业物料用料比降到了1.3~1.4,大大节省了物料。下图是退料补货工作流程:
(1)退料汇总。生产部门首先将不良物料分类汇总,然后填写“退料单”送至品管部IQC组。
(2)品质鉴定。在品管检验后,将不良品分为报废品、不良品以及良品三个种类,且在“退料单”上注明相应的数量。当不符合规格物料、超发物料及呆料、退料发生时,退料人员可在“退料单”上备注,不必经过品管直接退到仓库。
(3)退货。生产部门将分好类的物料送至仓库,仓库管理人员依据“退料单”上所注明的分类数量,经清点无误后,可挂上相应的“物料卡”,分别收入不同的仓位。
(4)补货。因退料而需补货的,应先开“补料单”,退料后方可办理补货手续。
(5)账目记录。货仓管理员应及时将各种单据凭证入账。
(6)保存与分发表单。仓库管理员要将当天的单据集中分送或分类归档到相关部门。
某生产部规定,对于已领用的物料,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异常、用料变更或用料剩余情况时,使用部门要开“退料单”连同物品一起退回仓库。对于车间退料,要包装好,且注明型号、规格、数量、名称以及生产厂商的名字。退料时,库管员要按品保部门出具的判定标准开列相应的票据,且把“合格品”与“不合格品”分不同的单据开列出来,不能混淆在一起填开,并注明生产厂商。
工具
退料单
下表是一张退料单,材料的多领、不适用、品质差等退料原因都可以在此表中显现,可以很好地协助退料管理。读者在进行相关退料管理时可以借鉴。
|